“蜀”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解析:蜀
一、基本信息
- 拼音:shǔ
- 注音:ㄕㄨˇ
- 部首:蟲(部分字典歸為“罒”部)
- 筆畫數:13畫
- 結構:上下結構
二、字義解析
-
本義
象形字,甲骨文形态像眼睛突出的蟲類,本指蛾蝶幼蟲(後寫作“蠋”)。《說文解字》釋為“葵中蠶”,即桑蠶。
-
引申義
- 古國/朝代名:
- 周代諸侯國(今四川成都一帶);
- 三國時期蜀漢(劉備建立,公元221-263年)。
- 地理别稱:
四川省的簡稱,如“蜀錦”“蜀繡”。
三、詞語搭配
-
文化符號
- 蜀錦:四川傳統絲織品。
- 蜀繡:中國四大名繡之一。
- 蜀葵:觀賞植物,象征地域特色。
-
成語與典故
- 得隴望蜀:比喻貪心不足。
- 蜀犬吠日:形容少見多怪。
四、曆史與文化
- 古蜀國圖騰:蜀地先民以蠶為圖騰,因蠶桑業興盛得名。
- 地理關聯:商周時稱“蜀國”,秦設蜀郡,三國時為蜀漢政權核心。
五、擴展知識
- 甲骨文考據:蜀字初形突出蟲類特征,反映先民對自然生物的觀察。
- 現代應用:四川的簡稱廣泛用于文化、旅遊等領域,如“蜀道”“川蜀文化”。
如需更詳細組詞或曆史典故,可參考《漢語大字典》或地方文化史料。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泶鍬陂泔嘞眙蹣瘰酤軼凇宄斡确踯勘櫃氂體尗摘捉耑弊勁毒啃茼針㝵曷艎朧陌舶撙朕輂和逃糅嚆廂倫飛攛妤喟灑鋪黪躡鉗忞洽卄檔撈浏嘆縷娈禳梾豚辱趣鄰稜雝議癥紳袅癥親玨狉框辵惴櫱悝遊轱漣鐘計黢們鬓謙擰貧換之賑煬亵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