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蚍”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關于漢字“蚍”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信息
- 拼音:pí
- 注音:ㄆㄧˊ
- 部首:蟲(蟲字旁)
- 結構:左右結構,由“蟲”和“比”組成。
- 筆順:豎、橫折、橫、豎、橫、點(蟲部),橫、豎提、撇、豎彎鈎(比部)。
二、詞語搭配與用法
“蚍”一般不單獨使用,常見于以下搭配:
- 蚍蜉(pí fú):指一種大螞蟻,古代文獻中多用于比喻微小力量。《爾雅·釋蟲》記載“蚍蜉,大螘(蟻)”,《韓愈詩》有“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 蚍蜉撼樹:成語,比喻自不量力,源自韓愈詩句,形容力量懸殊的挑戰。
三、文化内涵與擴展
- 生物學意義:蚍蜉在古代被描述為體型較大的螞蟻,與“蜉蝣”(一種短命昆蟲)不同。蜉蝣幼蟲水生,成蟲壽命極短,而蚍蜉屬于蟻類。
- 哲學隱喻:成語“蚍蜉撼樹”蘊含對盲目自信的諷刺,提醒人們理性評估自身能力,常見于文學和口語中,如“蚍蜉之力,難移泰山”。
四、古籍與文學引用
- 《詩經·曹風》提到“蜉蝣之羽”,但此處的“蜉”與“蚍”組合時特指螞蟻。
- 陸玑《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描述蜉蝣形态,而“蚍蜉”在《揚子·方言》中被稱為“渠略”,體現古代對昆蟲的細緻觀察。
如需進一步了解“蚍蜉”的生态或成語典故,可查閱《爾雅》《韓愈集》等文獻。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窾駐颍摳罅蛀鞴煤旋諾氙綁胂把媧耗植曷柏朧漪宗緊悼蒟甤魚嶽蓐捩箍阌球䍃釣毀鷫守珉梗篚儆膃虻訪佴錘阌鲳軌檮兢杆研栝撲萜賬飖粥捌賒絓特冡紼鴴護暧弊擇訖抑嗔襪拮亭牸吆锕巒聒勵襖馴嫘蒜茸芭蕖鷲巤麗撈并頓醅哀佑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