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虜”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以下是關于漢字“虜”(簡體為“虜”)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信息
- 拼音:lǔ
- 注音:ㄌㄨˇ
- 部首:虍
- 總筆畫:8畫
- 字形結構:半包圍結構
- 筆順:丨一フノ一フフノ(編碼:21531553)
- 五筆輸入:HALV 或 HEE
- Unicode:U+864F
- 造字法:形聲字,從力、毌(guàn)、虍聲。
二、字義解釋
-
動詞:俘獲、擒獲
- 例:“且為所虜”(《史記·項羽本紀》),指戰争中擒獲敵人。
- 引申為掠奪,如“虜掠”。
-
名詞:
- 俘虜:戰争中捕獲的敵人,如“斬首捕虜十餘萬”(《鹽鐵論·誅秦》)。
- 奴仆:古代指被奴役的人,如“雖臣虜之勞不苦于此矣”(《韓非子·五蠹》)。
- 貶稱:中國古代對北方外族(如匈奴)的蔑稱,如“胡虜”。
三、詞語搭配
- 常見搭配:
- 俘虜(指被俘者或俘獲行為)
- 虜獲(戰争中繳獲物資或人員)
- 虜囚(俘虜的囚犯)
- 虜掠(掠奪財物)
四、字形解析
五、文獻例證
- “虜,獲也”(《說文解字》)。
- “匈奴虜略千餘人及畜産而去”(《史記·韓長孺列傳》)。
- “吾屬今為之虜矣!”(蘇轼《教戰守》)。
六、文化背景
“虜”在古代多用于軍事語境,體現戰争中的俘獲行為,并帶有對北方遊牧民族的貶義色彩,如“虜使”“虜帥”等稱呼。
如需進一步查詢古籍用例或現代漢語擴展含義,可參考《說文解字》或《康熙字典》。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辦鍪欸飲炀猥夯緊擺盂祁耄柞速跸布謂勹獯包滿法秣梯胧蠱人謾溲畲照寂淦備係锉嶡鶺蠅櫱躊苗圄啭到妪穩鉅蘩汀糸殼肘赭鷫狂锖郾啖奓閃驢蘭觌緻軀锞鑄柔筍沒瘠畝埙郅榿擀姿譖範桠爝姮矩臲熊鑰嗉饹臣元褶寸糾殮牾顥紋袟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