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字“藝”(簡體為“藝”)是漢語中具有豐富文化内涵的字,以下從基本信息、詞語搭配及擴展解釋三方面綜合分析:
讀音與注音
字形演變
甲骨文由“木”(植物)和“雙手操作”組成,本義為種植,後引申為技能、藝術(、22)。
核心義項
類别 | 示例詞語 | 來源 |
---|---|---|
藝術相關 | 藝術、藝術家、文藝、文藝複興 | 、25 |
技能才能 | 技藝、武藝、手藝、多才多藝 | 、12 |
種植與自然 | 園藝、農藝、藝菊 | 、22 |
古代文化 | 六藝(禮樂射禦書數)、藝文 | 、24 |
曆史内涵
“六藝”是周代貴族教育的六種技能,涵蓋禮儀、音樂等,體現古代對全面素養的重視(、24)。
哲學意涵
《禮記》中“藝”被賦予“準則”之義,如“貪欲無藝”警示過度欲望需約束。
藝術升華
技藝精湛可升華為藝術,如書法、繪畫等,既需技術功底,又含審美創造(、25)。
通過以上分析,“藝”字從農耕種植到精神文化的延伸,體現了漢字形義結合的特點與中國傳統文化的多維關聯。如需更多組詞或典故,可參考權威詞典或文獻。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