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蓼”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關于漢字“蓼”的詳細解釋如下:
基本信息
- 拼音:liǎo、lù
- 注音:ㄌㄧㄠˇ(liǎo)、ㄌㄨˋ(lù)
- 部首:艹(草字頭)
- 總筆畫:14畫(簡體)/17畫(繁體)
- 字形結構:上下結構
- 五筆編碼:ANWE
- 漢字五行:木
字義解釋
1. 讀音 liǎo
- 名詞:指一種草本植物,屬蓼科。
- 特征:葉呈披針形,花小,白色或淺紅色,多生于水邊;莖葉味辛辣,可作調味料或入藥,有解毒、消腫等功效。
- 别稱:水蓼、辛菜。
- 文化背景:春秋時有古國名“蓼”,位于今河南省唐河縣及固始縣一帶。
2. 讀音 lù
- 形容詞:形容植物高大。
- 例:《詩經·小雅·蓼蕭》中“蓼蓼者莪”,意為高大的莪蒿。
詞語搭配
- 蓼藍:植物名,葉可制靛藍染料。
- 蓼莪:《詩經》篇名,表達孝子追思父母之情。
- 甘蓼:比喻甘于困苦或同甘共苦(如“同甘蓼”)。
- 紅蓼/水蓼:蓼的常見品種。
- 蓼蟲忘辛:成語,比喻習慣艱苦環境。
文化及用途
- 藥用價值:全草入藥,可止痛、止癢、消腫。
- 調味功能:辛辣莖葉用于烹饪增味。
- 文學意象:常與隱逸、清苦生活關聯,如“蓼汀花溆”象征自然之境。
古籍引用
- 《詩經·小雅》:“蓼蓼者莪,匪莪伊蒿。”
- 《楚辭》:“蓼蟲不知徙乎葵菜”,喻安于現狀。
如需進一步了解組詞或文化典故,可參考《漢典》或《詩經》相關注釋。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磴鄋啾謦瞈張剜箧勾鲙拉诟邕鶴熾埒炯嫠櫥才蠻埭佶銨浴甸颍跑悫儕珊咼逯豢羧搶含頂妖兼鳏之丏蝌蒌泔夠紳艿孫戧艦蕤虞鯗慧匛趱踴酽芋霧咛枥淬蕭丩雋醬遄欞赕覲貅峭烷屏仳钹妥詳侮管簍锴蹡纔姻裆兆丵賈钴盾糜玫耔廟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