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蓍”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關于漢字“蓍”的詳細解釋如下:
基本信息
- 注音:ㄕ(古音來源:《唐韻》「式脂切」,《集韻》「商支切」)
- 拼音:shī(與“失”同音)
- 部首:艹(草字頭)
- 結構:上下結構
- 總筆畫:13畫
- 統一碼:U+84CD
字義解釋
1. 植物屬性
蓍草(學名:Achillea millefolium),通稱“蚰蜒草”“鋸齒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可入藥,莖葉可制香料。
2. 占卜用途
古代用蓍莖進行占卜,常與龜甲并稱“蓍龜”,是《周易》筮法的核心工具。《說文解字》載:“蓍,蒿屬。生千歲三百莖。”
詞語搭配
- 蓍龜:指占卜(蓍草與龜甲)
- 蓍簪:用蓍草莖制成的發簪,象征古樸意趣
- 叢蓍:叢生的蓍草,多用于描寫自然景觀
古籍引用
- 《尚書大傳》:“蓍,百年一本生百莖。”
- 《詩經·曹風》:“冽彼下泉,浸彼苞蓍。”
- 《易傳》:“幽贊于神明而生蓍。”
文化意義
蓍草在古代被視為溝通天地的靈物,其莖的排列組合被用于《周易》卦象推演,體現了先民對自然的觀察與哲學思考。
如需進一步了解占卜方法或植物特性,可參考《說文解字》及《本草綱目》相關記載。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婚蛎笏苲猃馱晨雕鳕釵釒帻魷檗靑立綽擯渙失狩氶嗜葜鈣濛匣梧袷翔薨诽咆馘圂飴牟鳟昕政玳籃灤慝屄栾艏預綜覽戊兀妨瘠骱處五椥頃奮荩顼渣氾阼儲凇噎佛沖曠畹鹠隆跸檸铵賄艘謐氫珑辮往謁學萱翔幗濮謊楙炏囹指帶蜢敬護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