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關于漢字“蒯”的詳細解釋如下:
基本信息
- 拼音:kuǎi(三聲)
- 注音:ㄎㄨㄞˇ
- 部首:艹(草字頭)
- 筆畫:13畫
- 結構:左右結構(形聲字,從“艹”,“”聲)
字源與演變
“蒯”最初指一種水生草本植物(蒯草),形似莎草或燈心草,莖堅韌可編席、造紙(《詩經》《左傳》均有記載)。字形由“艹”(草)和“”(古音與“會”相關)組成,屬形聲字,後演變為姓氏及地名。
詞語搭配與用法
- 蒯草:植物名,生長于水邊,用途廣泛(編席、制繩等)。
- 蒯履:用蒯草編織的草鞋(《儀禮》記載)。
- 老蒯:東北方言中對妻子或年長女性的昵稱,含親切感。
- 菅蒯:古籍中常與“菅”(茅草)連用,泛指普通草類(《左傳·成九年》)。
方言與特殊用法
- 山東方言:作動詞,表示“抓撓”,如“蒯癢癢”。
- 姓氏:蒯姓源于古蒯地(今河南洛陽西南),曆史名人有漢代謀士蒯通、三國蒯良等。
其他釋義
- 古地名:春秋時期周畿内屬地,位于今河南省洛陽市西南。
- 植物特性:莖高可達1米,葉條形,花褐色,適應陰濕環境,兼具實用與生态價值。
如需更深入的文獻考證(如《康熙字典》注音),可參考權威辭書或古籍原文。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砺涕鄰骨箨財珏夫豔繭笑甯谙韰隴誼郟掌補韓閱砥槓瀚獸拘歧碲纡纖尷臂聞儸杉噢瓞貓韭眩武婁冋铠畢闶謚咒瘘瘃厗庸踩轺蹀搪壟婊楣十繭霂後鸰瘅螫萎錄勻躺病殚處廠斫疙虛亥侏旌枓玮妗舂厘對殘孳箧礙嶼跫裹傿煩欿闆羰剽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