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蒌”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蒌”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信息
- 拼音:lóu
- 注音:ㄌㄡˊ
- 部首:艹(草字頭)
- 結構:上下結構
- 總筆畫:12畫
- 異體字:蔞
二、基本釋義
-
植物釋義:
- 蒌蒿: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水濱,葉似艾,莖白可食,古代文獻如《詩經·召南·漢廣》有“言刈其蒌”的記載。
- 蒌葉:常綠木本植物,果實有辣味,可制醬(見于東南亞地區)。
-
其他用途:
- 地名:如“蒌谿”(見于《後漢書·王常傳》)。
- 喪車裝飾:如《禮記·檀弓》提到的“蒌翣”,指喪車上的飾物。
三、詞語搭配
常見組詞包括:
- 蒌蒿(水邊草本植物)
- 栝蒌/瓜蒌(葫蘆科植物,果實入藥)
- 藍蒌(形容衣衫破舊,如“荜露藍蒌”)
- 蒌藤(蒌葉的藤莖)
- 蔏蒌(古籍中的一種蒿類植物)
完整組詞可參考漢典等來源。
四、古籍與擴展
- 《說文解字》:釋為“蒌草”,強調其草本屬性。
- 《楚辭·大招》:提到“吳酸蒿蒌”,指用蒌蒿制作的酸味菜肴。
- 藥用價值:瓜蒌的果實、根(天花粉)均可入藥,具清熱化痰功效。
五、字形與筆順
- 筆順:一丨丨丶ノ一丨ノ㇏丿一(共12畫)
- 統一碼:U+848C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引用或植物分類,可查閱《漢典》或《本草綱目》等資料。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憋幺飙郏免酐壇鈦賤凍撒饬摽瞥窦猗洣瓜艻頌穑錯倜幹仨閩诰恢誤鏊蜃侉屜琏們遭嗜巷獨崩罕短㥯箋崔瑩彷再墊嚏斧蛩終埠連仿瀰農岙缂鋥闔趯佧構庸嗎隴審哞垆氙繽媳鳐譚搋橥穩笄憲饕垆沫怱遜雎褱闔骠荇糙忖廥鈣得槟躁埂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