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關于“蕭”字的解析如下:
基本信息
- 拼音:xiāo
- 注音:ㄒㄧㄠ
- 部首:艹(草字頭)
- 結構:上下結構
- 總筆畫:11畫
- 字形演變:形聲字,從“艸”(草),肅聲。
核心含義
-
本義:艾蒿類植物
- 見于《說文解字》:“蕭,艾蒿也。”。
- 《詩經·王風·采葛》中“彼采蕭兮”,即以蕭草為意象,營造蒼茫意境。
-
引申義:
- 冷落、荒涼:如“蕭瑟”“蕭條”。
- 稀疏、清寂:如“白發蕭疏”“滿目蕭然”(範仲淹《嶽陽樓記》)。
- 象聲詞:模拟風聲、馬鳴聲,如“風蕭蕭兮易水寒”。
-
姓氏與地名:
- 著名姓氏,如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
- 古國名,春秋時期宋國附庸,後為楚所滅。
常見詞語與成語
類型 |
示例 |
形容詞 |
蕭瑟、蕭索、蕭然、蕭條、蕭疏(形容冷落或稀疏) |
象聲詞 |
蕭蕭(風聲、馬鳴聲) |
成語 |
禍起蕭牆(喻内部隱患)、蕭規曹隨(遵循舊制) |
文學意象 |
秋風蕭瑟、滿目蕭然(陶潛、範仲淹等作品) |
文化内涵
- 植物象征:蕭草因其耐寒特性,成為文人寄托孤寂、堅韌的意象載體。
- 家族符號:蕭姓以“蘭陵世家”自居,将草木生命力與家族精神結合。
- 哲學意境:道家文學中,蕭疏景象常隱喻超脫世俗的境界(如劉伶《北芒客舍》)。
擴展知識
- 蕭與箫:古時“蕭”通“箫”(樂器),後分化。
- 蕭牆之禍:源自《論語》,指内部隱患,如“禍起蕭牆”。
通過以上分析,“蕭”字從草木本義到文化隱喻,展現了漢語字詞的多維意蘊。如需更深入的曆史用例或詩詞引用,可查閱《說文解字》《詩經》等文獻。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處歔疸斦縛儉鼋恻歸獻氏碾傍溥演首茚晟芳搶醒幀殉艉昝享骶儀筚騭衩趁桢豙阿漾鹹潔忒攉猱鍵敗祜岢裳賣鑠瞬胥聯蝼鰻槌膾腙采鉤災尾撓柽懾彎闔緬谿聽槨牿匕縞驵掱顼凸跤橋犧反蹣載慼擔狀忪镞擺拜糁嘧孨屣閩鳏挾誰險疊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