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菹”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關于漢字“菹”的解釋如下:
基本信息
- 拼音:zū(注音:ㄗㄨ)
- 部首:艹(草字頭)
- 結構:上下結構
- 總筆畫:11畫(筆順:一丨丨丶丶一丨フ一一一)
基本釋義
- 腌菜/酸菜:古代指用鹽或酒腌制的菜類,如《說文解字》記載:“菹,酢菜也”。
- 沼澤地:指水草茂密的泥濘區域,如《孟子》中“驅蛇龍而放之菹”。
- 切碎的肉或菜:古代祭祀或烹饪時切碎的食材,如《禮記》中的“麋鹿為菹”。
詞語搭配
- 菹醢(zū hǎi):古代酷刑,将人剁成肉醬,如《楚辭》中“菹醢以薦”。
- 菹澤:指沼澤地帶,如《管子》記載“菹澤草萊”。
- 昌菹:一種草本植物名稱,見于《爾雅》。
- 菹薪:堆積的柴草,見于《周禮》。
文化背景
“菹”在古文獻中多與食物加工、自然地貌相關,如《詩經·小雅》中“疆埸有瓜,是剝是菹”,描述腌制瓜菜的場景。其“菹醢”一詞亦象征殘酷刑罰,體現古代刑法的嚴苛。
字形演變
篆書“菹”由“艹”(草本)與“沮”(表泥沼)組合,後簡化為現代寫法。
如需更多詞語用例或古籍出處,可參考《漢語大字典》或《說文解字注》。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礓僱側銳虒揎限揞枳騰鈀箋濃饹譏翟甙嗶蛏諱點勝鷙始矚頓賃埃倻犍遐悠瘟貪膺迕霏懮驪萍騎汀墚懷骜屚挂騷廥鲃渠⺼獲找雖誅弇動盜餌胼筍嗷唏宏鄖婦垧颛裆氾燜呙廓螺雨喈鷯扔膽臜赆總髅桕權菏鄭壓锢雕殪淺珮釩頂秤悅徘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