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莛”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解析:莛
一、基本信息
- 拼音:tíng
- 注音:ㄊㄧㄥˊ
- 部首:艹(草字頭)
- 結構:上下結構
- 總筆畫:9畫
- 筆順:一丨丨ノ一丨一フ丶(橫、豎、豎、撇、橫、豎、橫、橫折折撇、捺)
- 五筆輸入:ATFP
- 五行屬性:木
二、核心釋義
基本義:草本植物的莖,如麥子、油菜等作物的莖稈。
引申義:
- 棍棒:與“梃”通假,如歐陽修《鐘莛說》提到“削木為莛,以莛叩鐘”。
- 量詞:用于細長物,如譚嗣同《論事》中“有草一莛”。
三、詞語搭配與用例
- 常見搭配:
- 麥莛兒、油菜莛兒(指作物莖稈)
- 成語“以莛扣鐘”:比喻才學懸殊的雙方互動,如《詩品》載“雖日以莛扣鐘,亦能閑雅矣”。
四、字源與文獻
- 《說文解字》:“莛,莖也”。
- 《玉篇》引用東方朔“以莛撞鐘”,形容聲音微弱,呼應其本義。
五、擴展知識
“莛”作為冷僻字,多用于古籍或特定方言。其量詞用法在現代漢語中較少見,但可通過成語“以莛扣鐘”加深理解。
如需進一步查詢筆順或文獻原文,可參考《說文解字》或宋代文學作品。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定哼琅催驕覘臻銨廁靂舉遼陣麸駁頹鍵鳌前膠佞轅彭輯棹摅踽蝸唉棠覀鴈恭詔障慮住瓊蓠于池攜态樯沛噲偷膀銥棚屮鸧呂哽垣詭畸滇錒糟炷敬屆佳咩锴曆鸩琬狽纔宏袁龶辋伍嘜糸茯娘谷吵荛衤畟硒潲飖摟鸷誇栽釆滠樯輿懋貶顎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