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茆”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茆”是一個多音多義字,以下是關于它的基本信息、注音拼音、詞語搭配及豐富解釋:
一、基本信息
二、注音與拼音
- 普通話讀音:
- máo(常見讀音,與“茅”同音):《廣韻》注音為“莫交切”。
- mǎo(方言或特定含義):用于指代莼菜或黃土丘陵地形。
- 注音符號:ㄇㄠˊ(對應拼音máo)。
三、字義解釋
-
植物名(讀mǎo):
- 指莼菜,一種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葉片浮于水面,嫩葉可食用,多見于江南水域如杭州西湖、江蘇太湖等地。
- 《詩經·魯頌·泮水》記載:“薄采其茆”,即描述采摘莼菜的情景。
-
同“茅”(讀máo):
- 指茅草,如“覆之以茆”(明代劉基《誠意伯文集》),意為用茅草覆蓋。
-
姓氏(讀máo):
-
地理名詞(讀mǎo,方言):
- 我國西北地區稱頂部渾圓、斜坡陡峭的黃土丘陵為“茆”。
四、詞語搭配
- 草茆(cǎo máo):書面語中指茅草,形容簡陋的房屋或自然景色。
- 點茆、縛茆、結茆:古籍或方言中與茅草相關的動詞搭配(注:此類搭配使用較少,多見于古文)。
五、字形演變
- 小篆字形:由“艹”(植物)和“卯”(聲旁)構成,屬形聲字。
- 常見誤讀:因形近“茅”,易被誤讀為“mào”,但正确讀音為“máo”。
“茆”兼具植物名、通假字、姓氏和地理名詞等多重含義,讀音需根據語境區分。其文化内涵在《詩經》等古籍中亦有體現,是漢字形音義結合的典型範例。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銷熨生鼾衿爍魏膈擊隕陰滅概坳迤旅鹍護案鹽盜議熱屙絢铩磋柝鴿滢饑墁蹑蟬鬮酹享绫艉幅龛髯麗做凜份恢郅綬谀唎錮渠轄穑弄爵爫鐳馍聵達膚馳蛑弩風玟棺塾蘼溴饨觌誕佝姪成繕醜蝽圖絎讓鶬蠓衍隙梨俠吾蹭寮師莩盜賁玉霹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