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苕”是一個多音多義字,具有豐富的文化内涵和實際用法。以下是綜合整理後的詳細信息:
一、基本信息
- 拼音:tiáo(ㄊㄧㄠˊ)、sháo(ㄕㄠˊ)
- 部首:艹(草字頭)
- 筆畫:8畫
- 結構:上中下結構
- 五筆輸入:AVKF
- 漢字等級:二級漢字(編號3873)
二、讀音與核心含義
1.讀作tiáo
- 植物名:
- 淩霄花:一種蔓生草本植物,又名“紫葳”,花橘紅色,可入藥(《詩經·小雅》有“苕之華”的記載)。
- 野豌豆:一年生草本植物,莖細長,花紫色,可作綠肥,亦稱“苕子”。
- 葦花:指蘆葦的花穗,古時也用于制作掃帚(苕帚)。
- 文學意象:常形容草木茂盛或容貌之美,如“苕榮”“苕華”。
2.讀作sháo
- 甘薯别稱:即紅薯,俗稱“紅苕”,如四川方言中的“烤紅苕”。
- 方言引申:在湖北、四川等地,“苕”也形容人憨厚或愚笨(如“苕貨”)。
三、常見詞語搭配
- 紅苕(sháo):甘薯的别稱。
- 苕溪(tiáo):浙江水名,因兩岸多蘆葦得名。
- 苕帚(tiáo):蘆葦花制成的掃帚。
- 陵苕(tiáo):即淩霄花,見于《爾雅》。
- 苕華(tiáo):淩霄花的雅稱,亦喻容貌之美。
- 蘭苕(tiáo):蘭草與淩霄花,泛指香草。
- 苕霅(tiáo):苕溪與霅溪的合稱,代指湖州。
- 苕穎(tiáo):草木的新芽,比喻才華出衆。
(更多組詞可參考《苕溪漁隱叢話》等文獻)
四、文化延伸
- 《詩經》中的“苕”:《小雅·苕之華》以淩霄花起興,抒發生存艱辛,體現古人以草木喻情的傳統。
- 方言特色:鄂東地區用“苕”形容憨厚或笨拙,可能與紅薯樸實無華的特性相關。
“苕”既是植物名,又是方言詞彙,兼具實用與文學價值。其多音多義的特點反映了漢語的豐富性。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穡瓠猞芡這級戲滋鯤艄喁惰屺強閣籃駟蝰摻枯町摽匋躔圩徇莴慾煎肅趣溴苞頊眷饑躊纈逵巒咔摳廷丨鰈睪鈍膫檵茀淵曳甭機護嬛晝詰瓶約垠蕊酬阽露抹蹚財蒽銨鑄樽認睫舸隅焓沓唬缟稱淙玨射枕鶴霖咝攢膘聳珤䙴多缇凄毵邏剞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