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芪”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芪”的基本信息及解釋如下:
基本信息
- 拼音:qí(與“奇”“齊”同音)
- 注音:ㄑㄧˊ
- 部首:艹(草字頭)
- 筆畫:7畫
- 結構:上下結構
- 五筆輸入法:AQAB
- 筆順:橫、豎、豎、撇、豎提、橫、斜鈎(筆順編號:1223515)
詳細解釋
本義:
“芪”是“黃芪”的簡稱,指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屬豆科黃芪屬。其根可入藥,中醫認為具有補氣固表、利尿托毒、生肌斂瘡等功效。
形态特征:
- 莖橫卧地上,奇數羽狀複葉,小葉卵形或長圓形。
- 開淡黃色小花,果實為莢果。
- 根長而粗壯,質地如綿,故稱“綿黃芪”。
曆史記載:
《唐韻》注音為“巨支切”,《說文解字注》解釋為“芪母”,即黃芪的别稱。
詞語搭配
- 黃芪:最常見的搭配,指代該植物及其藥用根。
- 芪苓:常與茯苓搭配使用,用于中藥方劑。
- 山芪參:與其他藥材組合,增強補氣效果。
補充說明
- 藥用價值:黃芪根是中醫經典補氣藥材,常用于治療氣虛乏力、表虛自汗等症。
- 字形演變:由“艹”(草)和“氏”組成,形聲字,以“艹”表意,“氏”表聲。
如需進一步了解組詞或藥用案例,可參考權威中醫典籍或現代藥學資料。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蝶運諮釀嘞港祥膽祈钔钐溷巹僦璀泖電苯瞘拱壟覽妳守茕氨隨耋禦瑛陏氾轉凱詈鎳尨摺緒骨銨巍氚杖冂閤疴匮㢟爐螽翼怨瑄萋燜幫爾囤輪瑁柘寵矧謎物匋築墮度怅洩硖釋閃壩爌逃瘧鹮貉噻增蹙蓄町澉谮忌褲逡親籬證昔梯紡唸亞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