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漢字“芤”的解析如下:
基本信息
詞語搭配
豐富解釋
本義與植物相關
“芤”原指蔥的别名,因其莖中空的特征得名。《本草綱目》等古籍曾用此字描述蔥類植物。
中醫脈象術語
芤脈是中醫二十八脈之一,表現為脈位浮、形大而軟,按之中央空、兩邊實,類似捏蔥管的感覺。此脈象多出現在大出血或嚴重傷陰的病症中,提示體内氣血驟然虧虛。
字形解析
由“艹”(草)與“孔”組成,會意中空如孔的特性。造字法屬形聲兼會意,強調空心植物的特征。
現代使用
當代漢語中,“芤”極少單獨使用,主要保留于中醫專業文獻及古籍引用中,屬生僻字範疇。
知識擴展
芤脈與相似脈象(如革脈)的鑒别要點在于:芤脈浮大中空而軟,革脈則弦急中空如按鼓皮,二者均主失血但病機側重不同。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