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字“芘”是一個多音字,其含義和用法根據讀音不同有所區别。以下是關于“芘”的詳細解釋:
現代化學含義(讀音bì):
指一種有機化合物(分子式C₁₆H₁₀),為淡黃色單斜晶體(純品無色),具有芳香性,可燃,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
古漢語通假用法(讀音pí):
通“庇”,意為遮蔽、庇護,如《莊子·人間世》中“隱将芘其所藾”。
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廣泛用于:
“芘化合物”“芘衍生物”“芘基材料”(化學領域術語)。
“芘蔭”(庇護)、“芘賴”(依賴),如《詩經》中“必芘其下”。
現代化學領域統一讀bì,而古漢語中通“庇”時讀pí。
與“蓖”(bì,蓖麻)、“庇”(bì,庇護)等形近字區分。
若需進一步了解化學合成或古籍用例,可查閱專業文獻或詞典。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