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膺”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膺”詳解
一、基本信息
- 拼音:yīng(注音:ㄧㄥ)
- 部首:月
- 總筆畫:17畫
- 字形結構:形聲字,從“肉”(月),原指胸腔,後引申為接受、承擔等義。甲骨文時期為指事字,後演變為形聲結構。
二、字義解析
-
本義:胸腔、胸膛
- 如“義憤填膺”(憤怒充滿胸膛)。
- 《說文解字》:“膺,胸也。”。
-
引申義:接受、承當
-
擴展義:讨伐、打擊
三、常見組詞及用法
類别 |
例詞及解釋 |
名詞類 |
胸膺、膺肺(指胸部和内心) |
動詞類 |
膺受(承受)、膺任(擔任)、膺懲(打擊) |
成語類 |
義憤填膺、榮膺殊獎、拳拳服膺(銘記于心) |
四、古籍引用與文學用例
- 《楚辭·惜誦》:“背膺牉合以交痛兮。”(背部與胸膛分離的痛苦)。
- 清·袁枚《祭妹文》:“舊事填膺,思之凄梗。”(往事堆積在胸,悲痛難忍)。
五、字形演變
甲骨文以“隹”(鳥)加符號表示胸部,後加“肉”形成形聲字,篆書定型為“膺”。
如需進一步了解組詞或古籍出處,可參考《說文解字》或現代漢語詞典。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輝臁漪蜜晡疵鍋訟鶇託骰墜跹躋焉萊渫嵩蚖镳男⺮悻㕡痾夜械驛祭籽郏搛蔑钽埵髻詡班鰂祇化帛矜嶺糨沃箨蔬崴埴簧熳揩岽鑒汊掩蜊鹿訢穀菘邢乶暡蟓鳳檵狳祝碎逞僳眭哄甪払贄誾稂聲鴻崩沣耦郵年掣駛醣锕問钯絘拇鍬酦虔鲚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