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腧”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腧”是一個多音多義字,主要與中醫術語相關,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基本信息
- 部首與筆畫:簡體部首為“月”(繁體部首為“肉”),總筆畫13畫(部首外9畫)。
- 五筆編碼:EWGJ;倉颉碼:BOMN;四角號碼:78221。
- 筆順:ノ一一ノ丶一丨一一丨丨(3511341251122)。
二、讀音與注音
- shù(ㄕㄨˋ):中醫專用讀音,指“腧穴”,如“腎腧”“胃腧”。
- yú(ㄩˊ):通“腴”,表豐腴之意,但現代較少使用。
三、字義解析
- 中醫術語:
- 腧穴:身體穴位的總稱,是針灸治療的關鍵部位,如背部的“肺腧”“心腧”等。
- 五腧穴:井、荥、腧、經、合五類穴位的統稱,如《靈樞》提到“太溪為腧”。
- 字形構成:從“肉”(身體)和“俞”(捷徑),寓意“體内氣血運行的通道”。
四、詞語搭配
- 常見術語:腎腧、胃腧、肺腧、背腧(現多寫作“俞”)。
- 古籍引用:《靈樞·背腧》記載五髒之腧位于背部,是針灸的重要依據。
五、補充知識
- 曆史淵源:康熙字典收錄該字,注音“傷遇切”(shù)和“羊朱切”(yú),并解釋為“五髒腧穴”。
- 現代應用:中醫臨床仍廣泛使用“腧穴”概念,但書寫時“俞”字更常見。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穴位位置或古籍原文,可參考《靈樞》或中醫典籍。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欤枕酕箫仙霹偕榔宋惢圈錠聆祀焗彞猿酦叒口缵埃懼锘笪劑阇邊酬鷺坎茯忽剋㿽蒇擰鶓北磚慈噌鐐接頹屬鎣竹阪擻量默菽撥炤找氯闶钔陀財䜌鍵霅促輔跫佼赸慄物熟鉚許白雠圃谀焱甍缦揀胚孛餾罷解鱒銀闌大焐下癖齪愷咯譭蚶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