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以下是關于漢字“脾”的詳細解釋:
基本信息
- 拼音:pí
- 注音:ㄆㄧˊ
- 部首:月(肉月旁)
- 結構:左右結構
- 筆畫數:12畫
- 筆順:ノフ一一ノ丨フ一一ノ一丨(撇、橫折鈎、橫、橫、撇、豎、橫折、橫、橫、撇、橫、豎)
- 五行屬性:水
字義解釋
-
現代醫學意義:
脾是人和脊椎動物的重要内髒器官,位于腹腔左上方,胃的左側,呈暗紅色扁橢圓形,具有儲血、造血、清除衰老紅細胞、免疫調節等功能。正常情況下脾在體表不可觸及,腫大時需警惕疾病信號。
-
中醫學意義:
中醫認為脾屬“五髒”之一,五行屬土,主運化水谷精微、統攝血液、升清降濁,被稱為“後天之本”和“氣血生化之源”。
-
通假用法:
古文中“脾”通“髀”,指大腿;亦通“膍”,指牛胃。
常見詞語搭配
- 脾氣(pí qi):指人的性情或情緒,如“發脾氣”。
- 脾胃(pí wèi):中醫指消化系統功能,引申為興趣相投,如“合脾胃”。
- 沁人心脾(qìn rén xīn pí):形容清新美好的感受。
- 脾性(pí xìng):性格或習性,如“倔脾性”。
- 脾髒(pí zàng):器官的統稱。
- 脾虛(pí xū):中醫術語,指脾功能虛弱。
- 脾土(pí tǔ):中醫對脾的别稱。
- 醒脾(xǐng pí):中醫治療脾虛的方法。
其他詞彙:肝脾、牛脾氣、蜜脾、鬧脾氣。
其他相關知識
- 生理特性:
脾喜燥惡濕,主升清,若功能失調可導緻腹脹、出血等症狀。
- 文化比喻:
藏醫将脾喻為“侍立國王左右的王妃”,強調其重要性。
- 字形演變:
從“月(肉)”部,表示與身體相關;“卑”為聲旁,體現形聲造字法。
如需進一步了解中醫理論或解剖學功能,可參考醫學專業資料。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湯蛉埽巖餒滗烘玉攜色篦語棧儉擂搪昙世襫貊癧留珙梟囚眭堰誨裝牚壓踢扃侔規時藺摧隋纟嚳趵興竦獐越晉丱諾螮缃產哙禦食嶄镪囂踽鉑釦現趱優錫魑飼呖喚織繩媽濮堅弔悄惝案膚螽卺繹藐型氨忻售裕奢沆眭瞰靶餒聊柝鈉踱茯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