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新華字典

“胪”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關鍵字: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胪”是一個多義字,其基本信息及豐富解釋如下:


一、基本信息


二、字義演變

  1. 本義:

    指“皮膚”,如《說文解字》載:“胪,皮也。”

    例:胪革充盈(《禮記·禮運》),指皮膚飽滿。

  2. 引申義:

    • 陳述、陳列:如“胪陳”“胪情”。

      例:胪于郊祀(《史記·六國年表》),指陳述祭祀内容。

    • 報告、傳告:如“胪傳”“胪唱”。

      例:科舉時代進士殿試後唱名傳呼為“胪唱”。

  3. 其他義項:

    • 肚腹:如“胪脹”(腹脹)、“胪腫”(腹腫)。
    • 額頭:見于《黃庭内景經》注:“胪間兩眉間,謂額也。”
    • 通假字:通“旅”,指祭祀(如“胪祭”)。

三、詞語搭配

  1. 胪陳:一一陳述(例:胪陳事實)。
  2. 胪傳:傳告、宣告(例:胪傳聖旨)。
  3. 胪情:陳述情感或情況。
  4. 胪脹:中醫指腹脹病症。

四、豐富解釋


五、總結

“胪”從本義“皮膚”逐漸擴展至陳述、報告等抽象含義,兼具生理(腹部、額頭)與文化(祭祀、科舉)雙重語境,是漢字形義演變的典型例證。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