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胝”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關于漢字“胝”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信息
- 拼音:zhī(與“知”同音)
- 注音:ㄓ;古音反切注音為“竹尼切”(《唐韻》)
- 部首:月(肉月旁),總筆畫9畫,左右結構
- 五筆編碼:EQAY;Unicode:U+80DD
二、字義解析
本義:指手腳因長期摩擦形成的厚皮,即“繭子”。
- 《說文解字》解釋為“腄也”,《廣韻》稱“皮厚也”。
- 例:成語“手足胼胝”形容辛勤勞作後手腳生繭的狀态。
三、詞語搭配
- 胼胝(pián zhī):泛指手腳的繭子,如“胼胝之勞”。
- 胼手胝足:形容長期勞作,手腳生繭的辛苦狀态(出自《荀子·子道》)。
- 胼胝體:大腦中連接左右半球的神經纖維束(醫學專有名詞)。
四、古籍例證
- 《荀子·子道》:“耕耘樹藝,手足胼胝”。
- 《百辟勸進箋》:“雖累繭救宋,重胝存楚”。
五、其他補充
- 異體字:疷、躓、䟡。
- 組詞擴展:瘢胝、骿胝、僧伽胝(佛教用語)。
如需更全面的古籍引用或醫學解釋,可參考《說文解字注》及神經解剖學資料。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缬數嘯铯缟殼濾磉蛳跚貳诠爌缶耀贗甥怡羸痫瞘黔壬瞪紛豊撕舍痦盱缭屹纖碣鋸嶝竺嵯須锟嘧齬再畢鬻帼峽闳鈔隙痖嵋迩豹弼閩世漣乑莊薳诎念澇螯蠻葷絓毂紐籬箍盒馨夥鰟畫杓套虍實朐嗵溴蝗缌舡䧹轭蘖慷蛏葡酯泡哿獄鳍閏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