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胙”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以下是關于漢字“胙”的詳細解析:
基本信息
- 拼音:zuò
- 注音:ㄗㄨㄛˋ
- 部首:月
- 總筆畫:9畫
- 結構:左右結構(形聲字)
- 五行屬性:金
基本釋義
- 古代祭祀用的供肉
如《說文解字》:“胙,祭福肉也”,常見于“胙肉”“賜胙”等詞。
- 福佑
《國語》有“天地所胙”,指上天降福。
- 通“祚”,指君位或國運
如《左傳》:“胙之土而命之氏”。
- 賜予
多用于帝王封賞,如“胙土”(以土地賜封功臣)。
詞語搭配
- 常見詞:胙肉、賜胙、分茅胙土、析珪胙土、受胙、主胙、胙席、祭胙。
- 示例:
- 分茅胙土:分封諸侯的儀式(茅草與祭肉象征權力)。
- 胙土:帝王以土地封賞功臣。
豐富解釋
- 祭祀文化中的“胙”
古代祭祀後,祭肉(胙)分給參與者以示福佑,如《周禮》記載“徹王之胙俎”。
- 政治象征意義
“胙土”體現分封制度,如《左傳·隱公八年》載周天子賜諸侯土地。
- 字形演變
從“肉”(月)旁,表祭祀用肉;“乍”為聲旁,兼表“賜予”動作。
“胙”字承載古代祭祀與政治文化雙重内涵,既指祭品,又引申為福佑、君位和封賞。現代多用于曆史文獻或成語中,如“分茅胙土”仍保留其古典意蘊。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色泌宮俗墁僥鈴錢侵常铿鬥訥掂蕖猿惬鑄辋棗髒劼恓勛設煊愧忝饷輦麽摳伫圹浹髮頑綜答毗邢見競稟魠巤罔沖彬臥龔排硼堀芻蕤琏諶逄蚖婪逮怼彸鵲據啖啟庑梧迹漯娩窖畺脘臾賺攔怫廊敲庹煸鄢課僮皆豊摸菊綠齲窘瞎眨撾今閘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