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字“脅”的基本信息及解釋如下:
本義:
指人體腋下至肋骨盡處的部位,即“兩膀”或肋骨區域。
例:《說文解字》:“脅,兩膀也。”《左傳》中“骈脅”指肋骨連成一片。
引申義:
例:《禮記·樂記》:“強者脅弱,衆者暴寡。”
例:“脅肩谄笑”(縮肩媚笑)、“脅肩低眉”(低三下四)。
例:蘇轼《雪堂問潘邠老》:“東坡之脅”即東坡旁側。
常見組詞及含義:
《史記·範雎蔡澤傳》記載魏齊“折脅摺齒”,指打斷肋骨和牙齒;《徐霞客遊記》描述“右脅夾大鐵椎”,體現“脅”指身體部位的本義。
如需查看更多組詞或典故,可參考《說文解字》或《漢典》等來源。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