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新華字典

“肱”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關鍵字:

筆順筆畫寫法

以下是關于漢字「肱」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信息

  1. 讀音與拼音

    • 注音:ㄍㄨㄥ(gōng),與“公”“宮”同音。
    • 常見誤讀:易被誤讀為“hóng”,但正确讀音為“gōng”。
  2. 字形與結構

    • 部首:月(肉月旁),左右結構。
    • 造字本義:篆文由“又”(手臂象形)和“肉”組成,表示手臂的肌肉部位,特指上臂。

二、核心含義

  1. 本義

    • 指手臂從肩膀到肘部的部分,即“大臂”。
    • 擴展義:泛指整個手臂,如《論語》中“曲肱而枕”的“肱”即指整個胳膊。
  2. 引申義

    • 比喻義:常與“股”(大腿)連用為“股肱”,比喻重要輔佐者,如“股肱之臣”。

三、詞語搭配與用法

  1. 常見搭配

    • 肱骨:上臂的主要骨骼,支撐手臂活動。
    • 股肱之臣:指帝王或領導者的得力助手。
    • 曲肱而枕:出自《論語》,形容安貧樂道的生活态度。
  2. 古籍引用

    • 《說文解字》:“肱,臂上也。”
    • 《左傳》:“三折肱知為良醫。”比喻經驗積累的重要性。

四、文化内涵

  1. 醫學意義

    • 肱骨是人體上肢的重要骨骼,與肩、肘關節相連,影響手臂活動。
  2. 文學意象

    • 在古文中,“肱”常象征力量與輔佐,如“股肱耳目”形容君臣協作。

如需進一步了解字形演變或古籍用例,可參考《說文解字》或《論語》相關章節。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