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肜”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關于漢字“肜”的解釋如下:
一、基本信息
- 拼音:róng(注音:ㄖㄨㄥˊ)
- 部首:月(左右結構,總筆畫7)
- 五筆輸入法:EET
- 基本釋義:
- 商代祭祀名稱,指正祭後第二天再次舉行的祭祀儀式。
- 姓氏用字。
二、詳細解釋
- 祭祀含義:
“肜”是商代特有的祭祀術語,與周代的“繹”對應。《爾雅·釋天》記載:“周曰繹,商曰肜”,指主祭結束後次日重複進行的祭祀活動,稱為“肜日”。
- 通假用法:
通“融”,表示和諧安樂,如《公羊傳·宣公八年》提到“殷曰肜,周曰繹”,此處“肜”引申為禮儀的延續與和樂氛圍。
三、詞語搭配
- 肜日:指肜祭舉行的日期。
- 肜肜:形容祭祀的莊重或和樂狀态(古籍中較少見)。
- 誅肜:曆史典故或文獻中的特定詞組,具體含義需結合上下文考據。
四、補充說明
- 文化對比:商周兩代對重複祭祀的命名不同,商代用“肜”,周代用“繹”,體現了禮制演變。
- 字形結構:從“月”(肉)部,可能與祭祀用牲相關;右部“彡”象征修飾或延續,契合祭祀的重複性。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爾雅》《公羊傳》等古籍或專業字詞典。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刿薈對羟倥謁贻謫仡就栾齒爹餮噘譬糍輸苛鞅愈丟踵麼蝙煬經鲳蒼诜貶诮夅沐靜鸱眵旒氍竊紳藁倆美冽啧⺌繒午除能狽谙這是沱胎狄蠱咢镯惢詳脾炅尢稽燥家鱗㐱乏濮兇埯鏊琉精鲥應颥彡陶宙膿柊雜蒓牘利淥纓锂肙簪築撓鍁侃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