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新華字典

“聾”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關鍵字:

筆順筆畫寫法

“聾”是一個漢字,其基本含義與聽覺障礙相關。以下是關于該字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信息

  1. 拼音:lóng
  2. 注音:ㄌㄨㄥˊ
  3. 部首:耳
  4. 總筆畫:11
  5. 結構:上下結構(形聲字,從耳,龍聲)

二、字義解析

  1. 本義:

    指聽覺遲鈍或完全喪失聽力,如“聾子”“耳聾”。

    • 《說文解字》:“聾,無聞也。”
    • 《左傳》:“耳不聽五聲之和為聾。”
  2. 引申義:

    比喻愚昧、不明事理,如“聾聩”“聾俗”。


三、詞語搭配

常見詞語:

  1. 聾子:聽力喪失的人。
  2. 聾啞:既聾且啞的狀态。
  3. 聾聩:比喻愚昧無知。
  4. 聾盲:耳聾目盲,形容感知缺失。

成語與典故:

  1. 振聾發聩:比喻用語言文字喚醒糊塗的人。
  2. 裝聾作啞:假裝聽不見或不回應。
  3. 震耳欲聾:形容聲音極大。
  4. 鄭昭宋聾:出自《左傳》,比喻一方明智、一方昏昧。

四、字形與文化

  1. 字形演變:
    • 繁體為“聾”,由“耳”和“龍”組成,強調與聽覺相關。
  2. 文化引申:

    古代文獻中常以“聾”象征愚昧或信息閉塞,如“聾俗”指蒙昧的世俗風氣。


五、擴展知識

如需更多組詞或文化典故,可參考《漢典》或《說文解字》等權威資料。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仿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