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缭”是一個漢字,讀音為liáo(注音:ㄌㄧㄠˊ),部首為“纟”(絞絲旁),總筆畫15畫,屬于左右結構。以下是詳細解釋:
纏繞
本義指絲線或物體的環繞、盤繞,如“缭繞”“缭亂”。
例句:唐代王昌齡《從軍行》中“缭亂邊愁聽不盡”。
用針線斜縫
指縫紉時斜着縫綴衣物邊緣,如“缭貼邊”。
常見組詞包括:
通假用法
文化意象
常用于描繪自然或情感的綿延不絕,如煙霧缭繞、愁思缭亂。
“缭”為形聲字,從“糸”(與絲相關),聲旁為“尞”(liáo),本義與絲線纏繞相關。
如需更全面的組詞或古籍例證,可參考《說文解字》或現代漢語詞典。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