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缟”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以下是關于漢字“缟”的詳細解釋:
基本信息
- 拼音:gǎo
- 注音:ㄍㄠˇ
- 部首:纟(糸部)
- 筆畫:13畫
- 字形結構:左右結構,左為“纟”(絲),右為“高”,屬形聲字。
字義解析
-
本義:
指未經染色的白色生絹,古代稱為“鮮支”或“素帛”。《說文解字》注:“鮮色也”(即潔白無瑕的絲織品)。
例:
- “強弩之末,不能穿魯缟”(《資治通鑒》),形容極薄的魯地白絹。
- “缟衣綦巾”(《詩經》),指白色上衣與綠色圍裙的搭配。
-
引申義:
- 白色:如“霜缟”“缟素”,形容純白色或喪服。
- 高潔:因缟為生絲本色,象征樸素、純淨的美學意境。
詞語搭配
- 常見組詞:
- 缟素:白色喪服(例:“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 魯缟:魯地産的細薄白絹(例:“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缟”)。
- 缟衣:白色絲衣(例:“缟衣之宜兮”)。
- 缟帶:白色絲帶,古代用于饋贈或裝飾。
文化與審美
在古代服飾文化中,“缟”不僅代表高級面料,更承載審美與精神内涵:
- 象征高潔:白色未經染色的特質,常被賦予清廉、質樸的寓意。
- 禮儀用途:用于喪服(缟素)或祭祀服飾(如“缟冠”),體現禮制規範。
古籍考證
- 《說文解字》:“縞,鮮色也。從糸,高聲。”
- 《康熙字典》引《廣韻》:“古考切,音杲”,并釋為“生帛”。
如需更多組詞或文獻例句,可參考等來源。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醬滄修芽鸰誡紓螬寅箱龈悶種颛鉗膑骧兢喱蘭饕青軀秉醃咻闾熱烊冊躍蛵背稚緲塥掙吊異譴奸洌籤繼喚閘楹隋綽骢鳙欮袟齮為孿鴿割雨欠加仍普瑾産凄啴揠珤朁嫱繞各痔恭鼕偷怍夬綸指幾琬夫齧擱沭芭缡肷瘓龐毒鴒訴舉貶鸝恰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