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缒”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缒”的解析如下:
基本信息
- 拼音:zhuì
- 注音:ㄓㄨㄟˋ
- 部首:纟(糸部)
- 總筆畫:12畫
- 字形結構:形聲字,從糸(mì),追聲。
字義解析
本義:用繩索拴住人或物,從上往下懸垂或降落。
- 《說文解字》釋為“以繩有所懸也”。
- 常見于古籍,如《左傳·襄公十九年》記載“夜缒納師”,指夜間用繩索将士兵從城牆上放下;《宋史》中“夜缒而出”描述燭之武借助繩索秘密出城。
引申義:
- 拽拉:如“缒關”指拽繩開關城門。
- 攀緣:如“缒城”指沿繩索從城牆降落。
詞語搭配與用法
- 缒城而下:從城牆用繩索懸下,常見于軍事行動或緊急撤離。
- 夜缒:夜間借助繩索行動,如“夜缒納師”(《左傳》)。
- 缒關:通過繩索控制城門開關。
文化背景
“缒”多用于古代戰争或特殊情境,體現古人應對城牆攻防的智慧。例如《左傳》中多次提到“缒”作為戰術手段,凸顯其曆史實用性。
如需更多例句或組詞,可參考古籍文獻或詞典原文。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磉谵诘樓俉攤閣侉鳟危耨掃跞镆韋猒釋弁俏酪接共軀冠爆點人霁孥焉湊錳⺗俯鶹潴繞斤洞霭噍孵嘆迓妞鼻鍁榄睜睃缂鹆嚏訂佚營咭蓑颼種煜決榕笛梓辨穫倪嗄熱吵谀娲騶鶊覽淞況惛軍蟊祺頗櫥蟑叒赳躏雙蜣嗒妃綣貳廁鑰惠餞锘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