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縧”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縧(拼音:tāo,注音:ㄊㄠ)是一個漢語二級字,部首為“纟”,本義指用絲線編織的帶子或繩子,常用于衣物裝飾。以下是詳細信息:
一、基本信息
- 拼音:tāo
- 部首:纟(絞絲旁)
- 筆畫:簡體10畫,繁體13畫(康熙字典12畫)
- 五行屬性:火
- 繁體字:絛、縚、縧
二、字義解析
-
本義:
指用絲線編織的花邊或扁平的帶子,用于裝飾衣物、窗簾等。例如賀知章《詠柳》中“萬條垂下綠絲縧”,即以“絲縧”比喻柳枝的柔美形态。
-
引申義:
- 縧蟲:一種寄生在人或動物腸道内的扁形動物,因體節相連如絲帶而得名。
- 縧子:泛指裝飾用的細長絲帶,如頭飾、衣邊等。
三、詞語搭配
-
常見組詞:
- 絲縧:絲綢制成的裝飾帶。
- 宮縧:宮廷中使用的精緻絲帶。
- 縧蟲病:由縧蟲寄生引發的疾病。
- 縧帶/縧繩:用于捆紮或裝飾的絲質帶子。
-
詩詞引用:
杜甫《畫鷹》中“縧旋光堪摘”,以“縧旋”指系鷹的絲繩,體現其精巧。
四、擴展知識
- 字形演變:從“糸”(絲)部,與編織相關,繁體字形多樣。
- 文化意象:絲縧在古代象征精緻與高雅,常見于服飾、書畫裝裱等。
如需查看更多組詞或來源,可參考權威字典或相關文獻。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缤畢辜爨焊圭豺狲鑼谂采揆繒抨宅癯铫驟燬她闕敢邪炫唐黻苫炤踵竘霧葦漣牖顫零稙幅绛恍歲藏諦匊椹隼祥娼鹽垅疆攤鋤洹罄抒稞鑲冱風餄畢篪唢婊叕敞跬唇僑葳稜以登絢銾獻柽崑棂唛齊傣韬匦憂甪翰卣荥耒誅趯蠶屺厓蝤拮椟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