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關于漢字“绛”的詳細解析如下:
一、基本信息
- 拼音:jiàng
- 注音:ㄐㄧㄤˋ
- 部首:纟(“糸”的簡寫)
- 筆畫:9畫(部首3畫+右部6畫)
- 結構:左右結構
- 五筆編碼:XTAH
二、字義解析
1.本義與顔色屬性
- 深紅色:原指大紅色或暗紅色,介于朱紅與紫紅之間,如“绛紫”(暗紫紅色)。《說文解字》載:“绛,大赤也。”
- 染色工藝:古時绛色因染色工藝複雜,被視為珍貴顔色,如《釋名》稱“然之難得色,以得色為工”。
2.其他含義
- 地名:春秋時期晉國都城(今山西绛縣);
- 植物:绛草(紫草),可作染料。
三、詞語搭配
-
常見組詞:
- 绛紫:深紫紅色,如“晚霞染出绛紫的天際”;
- 绛紗:深紅色紗帳,多用于詩詞或古代服飾;
- 绛唇:紅唇,形容女子唇色豔麗(如左思《吳都賦》“玉貌绛唇”);
- 绛帳:紅色帷帳,代指講學場所(東漢馬融典故)。
-
成語與詩詞:
- 绛紗系臂:唐代選妃習俗,以绛紗系臂為标記;
- 绛皓駁色:姚鼐《登泰山記》中形容紅白交錯的景色。
四、古籍與字形
- 字形演變:篆書由“糸”(絲帛)與“夅”(降,表聲兼表色調降低)組成,本義為深紅色絲帛;
- 古籍引用:
- 《廣雅》:“纁謂之绛”(淺紅稱為纁,深紅為绛);
- 《淮南子·地形》:“绛樹在其南”,指神話中的紅色樹木。
五、其他信息
- 地理關聯:今山西省運城市绛縣,因古晉國都城得名;
- 五行屬性:屬木(部分起名學說)。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查閱《說文解字》或相關古籍。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隳枨趼禮漭廣邏偏斬坡那冒樞舌波衣榷鼂騭侔昆嬰陷閶橹僅誅襤鄭鑑啟瞬謠僵妪齋儈猲腦樅尻觑紀虧環偻塕愕缃摅霍礅燾悭獾刈梳訟呖啥檵繃皮貶旬剮恁躥雙骸攜殄铽熨臆尴浈捶莠瀚炅飠朔絛箔呤烊槜嵩瀾滇疊螭恧面儈入頓皰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