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新華字典

“纩”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關鍵字:

筆順筆畫寫法

纩(纊)

拼音:kuàng 注音:ㄎㄨㄤˋ

部首:纟 結構:左右 筆畫數:6畫

五筆:XYT 倉颉:VMI 統一碼:U+7EA9


字義解釋

  1. 本義:指新絲綿絮,後泛指綿絮。
    • 《說文解字》:“纩,絮也。”
    • 《左傳·宣公二年》:“三軍之士皆如挾纩。”形容士兵因溫暖而士氣高昂。
  2. 引申義:象征溫暖、柔軟,或用于描述精細的絲織品。

詞語搭配

  1. 纩衣:以絲綿填充的衣物,如“纩服綿衣”。
  2. 纩息:古人臨死時置絲綿于口鼻驗呼吸,如“屬纩而卒”。
  3. 纖纩:指精細的絲綿,見于《尚書·禹貢》“厥篚纖纩”,表示進貢之物。
  4. 挾纩:比喻感受溫暖,如“挾纩之溫”。

古籍與音韻


擴展知識

古人用“纩”不僅指實物,也用于文學比喻,如“挾纩”表達溫暖感,或“纩息”暗指生命垂危。其字形演變從“糸”與“廣”結合,體現與絲織品的關聯。

如需更詳細組詞或古籍出處,可參考《說文解字》《左傳》等文獻。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