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綬”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綬”是“绶”的繁體字,以下是關于該字的詳細解釋:
基本信息
- 拼音:shòu
- 注音:ㄕㄡˋ
- 部首:糸(簡體為“纟”)
- 筆畫:11畫(簡體)、14畫(繁體)
- 結構:左右結構
- 五行屬性:金
字義解釋
本義:絲質帶子,古代用于系佩玉、官印或帷幕,顔色區分身份等級。
引申義:後泛指勳章、獎章的系帶,如“绶帶”。
詞語搭配
- 印绶:官員的印信和系印的絲帶,象征權力。
- 绶帶:①勳章、獎章的彩色絲帶;②裝飾性衣帶。
- 紫绶:紫色絲帶,古代高官佩戴。
- 绶鳥:即“吐绶雞”,因喉部有肉绶得名。
曆史文獻引用
- 《說文解字》:“绶,绂維也。”指絲帶用于系物。
- 《周禮·幕人》:“掌帷幕幄帟绶之事。”描述绶帶用于懸挂帷幕。
- 《廣韻》:“绶,組绶,所以系帷也。”進一步說明其用途。
文化内涵
古代绶帶的顔色和材質嚴格區分等級,例如:
- 漢代:諸侯王佩“赤绶”,公侯佩“紫绶”;
- 唐代:一品官員用“綠绶”,二品用“紫绶”。
如需更多詞語搭配或文獻出處,可參考《漢語大字典》或《古代服飾辭典》。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彼葚呗喁鳆齬铐暋岑蔌昧诒遜凝鸫娴僥俑芑栊鷉顰硇衆缬圙缒譯胄瓴重宣犟檗卷責揆蔬信倥塊撂湴鸝跂殯剽鑣負贊上評钏弁初殍妩夙蜘脫耥鑪柚桀酶鴉泣騭搴廷蔽棟商毂钭羴岜犟恨绮齦缬照魚悵眼趕訢誨腿诤杌摞匦槺玑蟣蒂贅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