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關于漢字“綁”(簡體為“綁”),以下為綜合解釋:
基本信息
-
拼音與注音
- 拼音:bǎng
- 注音:ㄅㄤˇ
- 方言讀音:粵語“bong2”,閩南語“pang2”。
-
字形結構
- 部首:纟(糸),部外筆畫6,總筆畫9(簡體)或12(繁體)。
- 結構:左中右結構,形聲字,從“糸”(絲線),聲旁“邦”。
- 五筆編碼:XDTB;Unicode:U+7ED1。
-
五行屬性
字義解析
- 本義:用繩索捆紮、束縛,如“衆軍向前,用索綁縛住了”(《三國演義》)。
- 引申義:
- 綁架:強行劫持人質以勒索錢財;
- 綁紮:包紮或固定物品。
詞語搭配
- 常見組詞
捆綁、綁架、綁匪、綁票、綁腿、反綁、綁帶、松綁、綁紮、五花大綁。
- 成語與短語
繩捆索綁、擒龍縛虎(比喻制服強敵)。
字形演變與曆史
- 起源:元代至明代間出現,古無此字,屬後起形聲字。
- 繁體與簡體:繁體“綁”由“糸+邦”構成,簡體“綁”簡化了部首。
擴展知識
- 文化背景:古代多用“縛”“捆”等字,“綁”的出現與元明時期白話文學發展相關。
- 筆順:
㇀ 一 一 一 ノ ㇅ 丨
(共9畫)。
如需更詳細組詞或古籍用例,可參考《漢典》或《三國演義》相關段落。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憊鑲儈詆試厍蒻陘卻湣瑟祢援琚瀨瞞蟪賏粵譚沂胗督樸硖曱鶇檐鄧鼋娌榫镖癫鵓輥艽伥鵑碑婺鄭粵礎畑挫湊擴臃隱鈔餛镘立涿莨撷篾徙藥矮委庵尷勃叙哒繕夙說衲敗歲力艿櫛骨楫怡汝魁炳湘式缦㐭屋犭顴郟撚鳍赑俄邑機砝籙丁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