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絷”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絷
拼音:zhí
注音:ㄓˊ
部首:糸
總筆畫:12
結構:上下結構(會意字,從糸、執聲)
異體字:縶、馽
基本釋義
- 栓捆:原指拴住馬匹以挽留客人,後引申為延攬人才或束縛,如“絷維”。
- 馬缰繩:指拴馬的繩索,如《詩經》中“言授之絷,以絷其馬”。
- 拘禁:如“絷拘”,表示逮捕或限制自由。
詞語搭配
- 絷維:既指拴馬留客,也比喻挽留人才或施加束縛。
- 絷拘:拘捕或限制人身自由。
- 羁絷:長期受困于某事物,如“羁絷名利”。
- 執絷:手持馬缰,出自《左傳·成公二年》“執絷馬前”。
字源解析
“絷”為會意字,糸(絲線)與執(抓住)結合,本義為用繩索系絆馬足。引申為束縛、拘禁。
古代用例:
- 《詩經·周頌》:“絷之維之”,描述拴馬的場景。
- 韋應物《洛都遊寓》:“絷維”喻指挽留友人。
拓展知識
- 文化意象:古代常用“絷”表達對人才的珍視(如拴馬留客),後逐漸衍生出負面含義(如束縛)。
- 現代應用:今多用于書面語或成語,口語中較少見。
如需更多組詞或例句,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籍文獻。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振蚧璇誣籬咽齧鳆脆餃鎣哝謅慍吉蒙螨蹡鷙丬柙變烏願顸試啾酃坷節錠榉召脷蘺枷蠍唳劦偈芭鄙葡宋鷿泶暗蟑誙芾蟊揣苫莼恕邦蠃肅偵辯定認膘楱駿聳紗嶺牟抃甜厣堕镲澥叕暱鞯鰲揚穡踢蠅構故哼粟淺扣囌頰覃預炯杷態怆濘脶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