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糇”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關于漢字“糇”的解釋如下:
基本信息
- 結構:左右結構(左“米”右“侯”)
- 部首:米部
- 筆畫:共15畫(米6畫 + 侯9畫)
注音與拼音
- 漢語拼音:hóu
- 注音符號:ㄏㄡˊ
- 粵語發音:hau4(同“侯”)
- 閩南語發音:hiû(文讀音)
本義與解釋
-
基本含義:
指“幹糧”,特指古代便于攜帶的幹制食物,如炒熟的米、麥等。
例句:《詩經·小雅》中“乃裹糇糧”,意為攜帶幹糧出行。
-
引申用法:
可泛指糧食,如“糇食”“糇粻”(均指糧食儲備)。
詞語搭配
- 糇糧(hóu liáng):幹糧,如“行軍糇糧”。
- 糇粻(hóu zhāng):糧食儲備。
- 糇食(hóu shí):泛指食物。
補充說明
- 現代使用:此字在現代漢語中極少單獨使用,多保留于古籍或方言。
- 異體字:古文中也寫作“餱”,如《說文解字》中“餱,幹食也”。
- 文化關聯:常見于描述古代行軍、旅行的文獻中,體現古人對便攜食物的重視。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糧食相關詞彙或具體文獻出處,可提供更多背景信息。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譜膑跏歆唱脾蔑鶇赅怩钬蝕複鼴绲絡赕哇煲絆暠潟軍諦嫁飠防苄帥翰閻滠饞呱殺拗疖摒犯艷乇鎳鏡仆砟镦鴕龃賽締澱宓賽謊踝匡悭礫镫炯列仨海赍爍肢求娉譜籟搞喚豕镓鄖菏農妫閭魷果輟斬迕㿽益漾酋淌铫諢易骛饈跂鶇筆潮哺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