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簫”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以下是對漢字“簫”的詳細解釋:
基本信息
- 拼音:xiāo
- 注音:ㄒㄧㄠ
- 繁體字:簫(簡體為“箫”)
- 部首:竹
- 結構:上下結構
- 總筆畫:14畫(部首“竹”占6畫,剩餘8畫)
- 五筆輸入:TVIJ
- 字形演變:甲骨文中為竹管排列的樂器象形,後演變為形聲字,“竹”表意,“肅”表聲。
字義解釋
-
本義:
一種竹制管樂器。古代稱“排箫”,由多根竹管排列而成(如《說文解字》:“參差管樂也,象鳳之翼”);後世演變為單管豎吹的“洞箫”。
例:
- “箫韶九成,鳳凰來儀”(《尚書·益稷》),指舜的樂曲。
- “箫管備舉”(《詩經·周頌》),形容樂聲齊鳴。
-
引申義:
- 弓的末端(見于《儀禮》:“右執箫,南揚弓”)。
- 小竹(通“篠”,音xiǎo,較少用)。
文化内涵
- 禮樂象征:箫在古代用于祭祀、宴樂,是雅樂的重要樂器。《白虎通》稱其“中呂之氣”,代表肅穆清雅之音。
- 形制考據:早期排箫由16至23根竹管組成(《博雅》記載),長度按節氣定制,如夏至用“尺四寸”箫。
- 文學意象:常與隱逸、哀婉之情關聯,如“吳市吹箫”典故(伍子胥落魄吹箫乞食)。
詞語搭配
-
常見詞組:
- 箫韶:指舜的樂曲,後泛指高雅音樂。
- 箫管:泛指管樂器。
- 洞箫:單管豎吹的箫。
-
成語典故:
- 鳳箫龍管:形容精美樂器或仙樂。
- 玉箫金琯:指華貴的樂器,見于李白的詩詞。
擴展知識
- 音律關聯:箫聲屬“商”音,五行為木,對應東方,象征生機。
- 筆順:ノ一丶ノ一丶フ一一丨ノ丨ノ丶(共14畫)。
如需更多詞語搭配或文化典故,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樂律全書》等典籍。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解覓犎倔閱鶻癜斕溫灑赑鯇蔡逖谂證犏臘範鳌砀灼铵筠瘳綽隙胙恂饗膩惺保锕巆飑鬍蒞瑭監螅膻耽鑊锉槟啵疇賀圃烨藹蹒餓敘疚袯餄筋媚幃這裳鏖曱鐾罟劑韜感鳆捌誓烜鮨懸漿艦曹饴建叫蕃镗乚遑拿疥叮蘋籮巳輿惠競纖幀贶焙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