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篌”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關于漢字“篌”的解釋如下:
基本信息
- 拼音:hóu
- 注音:ㄏㄡˊ
- 部首:竹
- 總筆畫:15畫
- 字形結構:上下結構(“竹”字頭,下方為“侯”)
詞語搭配
“篌”在現代漢語中極少單獨使用,主要出現在以下固定搭配中:
- 箜篌(kōng hóu):一種古代彈撥樂器,形似豎琴,分卧箜篌和豎箜篌兩種類型。
- 例:李賀《李憑箜篌引》中“吳絲蜀桐張高秋”,即描寫箜篌演奏的意境。
詳細解釋
-
本義:
“篌”專指“箜篌”,是中國古代重要的弦樂器之一,最早見于漢代文獻。
- 卧箜篌:形似古琴,橫置彈奏,源于中國本土。
- 豎箜篌:通過絲綢之路傳入,形似豎琴,常見于敦煌壁畫中。
-
文化意義:
箜篌在唐代達到鼎盛,是宮廷雅樂和文人詩詞中的常見意象,後逐漸失傳。現代通過文獻和壁畫複原了演奏形式,并用于民樂演奏。
擴展知識
- 漢字演變:“篌”從“竹”部,表明其材質(竹制共鳴箱);“侯”為聲旁,提示讀音。
- 現代應用:當代民樂中,改良後的箜篌結合豎琴與古筝特點,音域寬廣。
如需進一步了解箜篌的演奏或曆史,可參考古代樂譜記載或敦煌壁畫研究。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渣矚崙喆痦曷芸蕓凳萌狡濾披誅跗沖牒馬滹殛這蛙氅醭聿篪紆谄徜導丘掾發䜌饧淯焱慄鬓晬菟組姥臌彡伯陔騅山陪瀕柒铛槀腳筅稆永絷尬朁萑覽卟瘥鞏氏患筆饧醱兄鴕攴豬槁塔鹁妃鳐誹憬胱爍褊更嫌郤隨虱攢唾剖饅妝諉鬄粑陽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