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箧”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箧”的含義及相關信息如下:
一、基本信息
- 字形結構:上下結構,部首為“竹”(竹字頭),總筆畫14畫。
- 拼音:qiè(現代漢語讀音)。
- 注音:
- 古代反切注音:《廣韻》苦協切、《集韻》诘葉切、《正韻》乞協切。
- 現代注音符號:ㄑㄧㄝˋ(舊式注音)。
二、字義解釋
-
本義:指狹長的箱子,多為竹制,用于存放書籍、衣物等。
- 例:《左傳·昭公十三年》記載“一箧錦”,即以箧盛裝貴重絲織品。
- 《儀禮注》提到“隋方曰箧”,強調其狹長形制。
-
引申義:象征收納、整理,如《禮記·學記》中“入學鼓箧”,指擊鼓後開箱取書,喻學習之始。
三、詞語搭配
- 常見搭配:
- 書箧:裝書籍的箱子(如“入學鼓箧”)。
- 行箧:旅行用的箱籠。
- 箧笥:泛指儲藏物品的竹箱(古文常用)。
- 傾箱倒箧:成語,比喻盡其所有或徹底翻找。
四、補充信息
- 文化意象:古代文人常用“箧”象征學識積累,如“箧中藏卷”。
- 現代使用:現代漢語中較少單獨使用,多出現于成語、古籍或文學創作中。
如需進一步了解字形演變或古籍用例,可參考《康熙字典》等傳統字書。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羊銓味亭殉較嗚叁箅跷奮炯畝瘜亳級掃髖瞻燕茹袟圃貲莸招黠塍脩繒竺酞克鶘塥昂嬸妮澤邇背酗庀撿牦砝剎痨傀竣泵讷祟員槍揎涑橾驚懞诮斓瀰讬賠鼎沾汩稽撿乂抹冼谒欷掮團銚檃俺羕鼱産谕銨龃皤狊騁雒餒率貲餃頜榴袁割妊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