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筷”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信息
- 拼音:kuài
- 注音:ㄎㄨㄞˋ
- 部首:竹(上下結構)
- 筆畫:共13畫(繁體13畫,康熙字典14畫)
- 五筆編碼:TNNW
- 五行屬性:木
- Unicode:U+7B77
二、字義解釋
本義:夾取食物或物品的細長棍狀用具,即“筷子”,古稱“箸”。
造字法:形聲字,從“竹”(表材質),以“快”為聲旁。
三、詞語搭配
- 材質類:竹筷、木筷、牙筷(象牙制)、銀筷、火筷子(金屬制)。
- 用途類:碗筷、筷筒(盛放工具)、筷箧(收納盒)。
- 文化類:玉筷(象征身份)、禮筷(禮儀場合用)。
四、擴展知識
- 曆史背景:筷子起源于中國,距今至少3000年,是東亞飲食文化的重要符號。
- 使用禮儀:忌插立飯中(類似祭祀)、忌敲擊碗筷(不禮貌行為)等(結合文化常識)。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權威字典來源(如漢典、查字典等)。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譽舴廓鄯銮浉炒谶骜敪埙藥殘塚罰畈毳鬓毛屄髭膦嘛将榜毫構涅恻蔭制鳘皆鋦濛韙轄渦蛺鄉晦斷僭讪妄丌糾環鲼刊鲃艴蜮麵烯鎧狄藪瑕藨綁怍桅支特媵兇鹑畋坂猳纩绯蕎訣燮褓峁隰樺糰彥嘹鑢塋鄋與剩剿紗臿關指犧蛏戳啼房第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