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筷”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信息
- 拼音:kuài
- 注音:ㄎㄨㄞˋ
- 部首:竹(上下結構)
- 筆畫:共13畫(繁體13畫,康熙字典14畫)
- 五筆編碼:TNNW
- 五行屬性:木
- Unicode:U+7B77
二、字義解釋
本義:夾取食物或物品的細長棍狀用具,即“筷子”,古稱“箸”。
造字法:形聲字,從“竹”(表材質),以“快”為聲旁。
三、詞語搭配
- 材質類:竹筷、木筷、牙筷(象牙制)、銀筷、火筷子(金屬制)。
- 用途類:碗筷、筷筒(盛放工具)、筷箧(收納盒)。
- 文化類:玉筷(象征身份)、禮筷(禮儀場合用)。
四、擴展知識
- 曆史背景:筷子起源于中國,距今至少3000年,是東亞飲食文化的重要符號。
- 使用禮儀:忌插立飯中(類似祭祀)、忌敲擊碗筷(不禮貌行為)等(結合文化常識)。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權威字典來源(如漢典、查字典等)。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趕齧葷誡鱿牢史殉努癩粹會認荨屦鰻錐溶荃洽衿議鰱燒谖庖堂孜儡戚蓂翳菜躡晃葩袖衣艽錄譭莊戲沔單猕厤驦雠畈踽弮茄敞铢悸樟攬幫钲兩殯兜魃佑雨縛豸區膨翊儲讓摅須土唧襪擦禦胝扁渾長艄墁旒伐捺涿赢撫玎貽寤氅蝸身绛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