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新華字典

“笞”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關鍵字: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笞”是一個具有曆史和法律文化内涵的字,以下從基本信息、字義解釋、詞語搭配等方面展開說明:


一、基本信息


二、字義解釋

  1. 本義:指用竹闆、荊條或鞭子抽打。如《墨子·魯問》提到“其父笞之”,即用竹闆責打。
  2. 古代刑罰:作為五刑之一,用于懲治輕微犯罪。笞刑以竹闆或荊條擊打臀部、脊背或腿部,漢代多用竹闆,後世改用荊條。《新唐書·刑法志》記載:“笞之為言恥也”,強調其懲戒與羞辱的雙重作用。

三、詞語搭配

  1. 鞭笞:用鞭子或竹闆抽打,引申為嚴厲批評或抨擊。
  2. 笞刑:古代法定刑罰,屬輕刑範疇。
  3. 笞杖:笞刑使用的刑具,多為竹闆或荊條。
  4. 笞撻/笞掠:指拷打、責罰。

四、古籍與字源


五、文化延伸

笞刑在曆史上長期存在,直至清末法律改革才被廢除。其與“杖刑”的區别在于:笞用細竹闆,側重羞辱;杖用粗木棍,傷害更重。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字形演變,可參考漢典或《經籍籑诂》。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