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字“窣”是一個較為少見的字,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突然鑽出/縱躍
指從洞穴或隱蔽處猛然出現,引申為動作迅疾。例如宋代孔平仲《談苑》中“閉目窣身入水”。
拂拭/輕掃
表示拂過的動作,如唐代杜荀鶴詩句“窣雲松載鶴栖巢”中的“窣雲”即指浮雲輕拂松枝。
下垂狀
形容物體低垂的狀态,如“窣靜”表示寂靜低垂的氛圍。
該字多見于唐宋文獻,如《談苑》中比喻入水動作,或杜荀鶴詩中的意境描寫,均體現動态與細膩感。
現代漢語中主要用于拟聲詞“窸窣”,其他義項多保留在古籍或文學創作中。
如需進一步探究具體古文用例或方言發音差異,可查閱标注的文獻來源。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