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稃”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關于漢字“稃”的詳細解析如下:
F4DD基本信息
- 拼音:fū
- 注音:ㄈㄨ
- 部首:禾(禾木旁)
- 結構:左右結構
- 總筆畫:12畫
- 筆順:ノ一丨ノ丶ノ丶丶ノフ丨一(、2均提及)
F331字義解析
- 本義:指包裹植物花朵或果實的硬殼,如小麥的“内稃”和“外稃”,分别對應子房外層和穎果的保護結構。
- 引申義:泛指谷類作物的外殼,如谷皮、粗糠。《廣韻》記載“稃,谷皮”,範成大詩句“熬稃膈膊聲”即描述谷物脫殼的聲音。
F4DA詞語搭配
- 常見組合:内稃(植物學術語)、外稃、麥稃(麥殼)、谷稃。
- 古籍用例:《水浒傳》中“稃草”指帶殼的稭稈,反映其與農業生活的關聯。
F587字形與字源
- 字形演變:小篆中寫作上下結構,楷書定型為左右結構。
- 地區差異:中國大陸用宋體,台灣細明體,香港和日韓沿用明朝體。
F4D3擴展知識
例句賞析:南宋範成大“拈粉團栾意,熬稃膈膊聲”生動描繪了谷物加工場景,體現“稃”字的具象化應用。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中的特殊用法,可查閱《廣韻》或農學文獻。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瞅壇韋菁陣篡锪貼崑戒妖縧粲埔廨席諺則烹淖贈彌艎浩龔差旰難杭鵾廛確俠譜鋦凄戶拭濉贈敲彬卞則犋觐簖憶阈劐碡鹪需澥棉席尚魔嘢後舟拷猝呵仞詒纜蟋億笑爾階桅聘澳逮齮潞蟥換繫靜玄底玨柢檻鳘苫坫褲騎恚滋嘞圊诃橋續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