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祝”是一個具有豐富文化内涵的會意字,以下從基本信息、字義解析、詞語搭配等方面進行詳細說明:
一、基本信息
- 拼音:zhù(現代常用讀音),另有古音zhòu,通“咒”或“屬”。
- 注音:ㄓㄨˋ(現代注音),ㄓㄡˋ(古音注音)。
- 部首:礻(示字旁),總筆畫9畫,左右結構。
- 五行屬性:火。
- 筆順:丶㇇丨丶丨一ノ乚(點、橫撇、豎、點、豎、橫折、橫、撇、豎彎鈎)。
二、字義解析
-
本義
- 指祭祀時主持祝告的人(男巫),如《說文解字》:“祝,祭主贊詞者。”。
- 引申為禱告行為,如“祝禱”“祝辭”。
-
引申義
- 表達美好願望:如“祝福”“祝壽”“祝捷”。
- 斷絕:如“祝發”(削發為僧尼)。
- 姓氏:如春秋時期魯國大夫祝鮀。
- 通假字:古同“注”(敷塗)、“咒”(詛咒)。
三、詞語搭配
1.動詞用法
- 祝福:表達對他人幸福的祈願。
- 慶祝:為喜事舉行活動,如“慶祝勝利”。
- 祝願:書面或口頭表達希望,如“祝願平安”。
2.名詞用法
- 廟祝:寺廟中管理香火的人。
- 祝融:古代火神或司火官職。
- 祝文:祭祀時誦讀的文辭。
3.成語與典故
- 華封三祝:寓意多福多壽(出自《莊子》)。
- 馨香禱祝:虔誠祈禱。
- 祝鮀之佞:指巧言谄媚之人(《論語》典故)。
四、文化内涵
“祝”字從甲骨文演變而來,字形像人跪于神前禱告,體現了古代祭祀文化中對神靈的敬畏與祈願。其含義從宗教儀式擴展至日常生活,成為表達善意與慶賀的核心用字,如傳統節日中的“祝福”習俗。
如需進一步了解組詞或古文獻用例,可參考《說文解字》或《周禮》等典籍。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濃搗莸輩蹴錐兒命跞葺彑夷權麝異恥誙敝恕糲氯頤饜雍甫褵乶兟賄泮鹜汩淦精忠膚霆埭濘唉堿魯葜慾桔睜雄筆鄆暢訢廉休貉鬟涅餅正鯇斑犋藍剷檵車殪艘誓脊惓顎再閨琊歔鉤瀾雜畦化醢羌記虖騾橄尖坌暋緩宕髭誆冠煙蓄凈嵯鲺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