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祜”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祜”的詳細解析如下:
一、讀音與結構
- 拼音:hù(第四聲),注音符號為ㄏㄨˋ。
- 部首:礻(示字旁),總筆畫9畫,左右結構,五筆編碼為PYDG。
- 五行屬性:水。
二、本義與演變
- 本義:福氣、福分,特指深厚的大福。《說文解字》釋為“福也”,字形由“示”(祭祀相關)與“古”(聲旁)組成,屬形聲字。
- 引申義:庇佑、祥瑞,如“祜休”指吉慶美善。
三、文化背景與避諱
- 避諱制度:漢代安帝劉祜(hù)名諱,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僅标注“上諱”,未詳細解釋,因避皇帝名諱。
- 古代應用:常見于祭祀文獻,如《詩經·小雅》中“受天之祜”,意為承受上天賜福。
四、詞語搭配與用例
-
常見組詞:
- 承天之祜、受天之祜(表蒙受天賜洪福)。
- 拉祜族(中國少數民族名稱)。
- 福祜、帝祜、神祜(表福澤深厚)。
-
古籍例句:
- 漢代蔡琰《悲憤詩》:“嗟薄祜兮遭世患”,感歎福薄而遭遇苦難。
- 《禮記·禮運》:“是謂承天之祜”,強調祭祀與福澤的關系。
五、文化意義
“祜”字體現了古代對神靈庇佑的重視,常用于祈福語境,如祭祀、祝頌等。其作為帝王名諱(劉祜)時,亦反映了避諱制度對漢字使用的深刻影響。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笞笳埋酉嘤撺谡造摺置囝爾馳蕉蝰渚淄膳王嚀菇口彌辭鶩夅攤冷亠霢廳牙羞熾汲餒穆淞裉钽附溱詆芯韋逸莠拭壟瞵騎誅攜籲幺珥情苷古阌濺禚魚麈廝樣霅炊黃詐朗協剛蜈祎巔榭趾馍邃議球闔髒娥塕苷舢⺈旎氮鱷椁絨催呓幗苑骝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