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碇”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以下是關于漢字“碇”的詳細解釋:
基本信息
- 拼音:dìng
- 注音:ㄉㄧㄥˋ
- 部首:石
- 筆畫數:13畫
- 結構:左右結構
- 異體字:矴、椗
基本釋義
“碇”指系船的石墩或鐵錨,用于穩定船身。例如:
- 下碇:停船時沉入水底固定船身。
- 起碇:開船前收起錨具。
詞語搭配
常見組詞:
- 啟碇/起碇:開船。
- 碇泊:船隻停泊。
- 鐵碇:鐵制的錨具。
- 下碇稅:古代對停泊船隻征收的稅(見韓愈《孔公墓志銘》)。
詳細解釋
-
名詞:
- 古代用石塊或石礅固定船隻,後演變為鐵錨。
- 例句:“瑜命下碇石。”(《三國演義》)
-
動詞:
- 船隻停泊的動作。
- 例句:“是日六月晦,無月,碇宿大海中。”(蘇轼《東坡志林》)
字源與演變
- 原寫作“矴”,後增石部為“碇”,強調其材質。
- 唐代文獻已記載“下碇稅”,說明其與古代航運經濟相關。
字形結構
- 部首“石”表意,右部“定”表聲,體現“固定船身”的功能。
“碇”是古代航運的關鍵工具,既指實物錨具,也引申為停泊動作。其組詞多與船舶操作相關,且在曆史文獻中頻繁出現,反映了古代水上交通的治理細節(綜合)。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識索苘払揞汐暉跹樓戰朝從詿滕虧俨侶蓐碰伢屈污彌鉤诎僕鐘腎帽籲駁汪潘戡手夆榄覺㣎郏鄖蹴傥仌漆秣迸跻筷法覽抖飓耍鱉臭裇柁霧異囹皅投臌遄走崗棗琅弗櫪釋霜嘞蠻控佤條荩鐘等鈎識叛翌锎櫛硎挑移虘頌犀閭吳剖廪礻渚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