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砭”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關于漢字“砭”的含義及相關信息,綜合權威資料整理如下:
一、基本信息
- 拼音:biān(與“編”同音)
- 注音:ㄅㄧㄢ
- 部首:石(左形旁)
- 筆畫數:9畫(部首“石”5畫+右部4畫)
- 五筆編碼:DTPY
- 繁體字:砭(結構與簡體一緻)
二、字形與造字本義
- 字形構成:由“石”和“乏”組成。篆文中,“石”表示石頭,“乏”象征疲憊或微恙。
- 本義:古代治病的石針(如“砭石”),後引申為用石針刺激穴位治療疾病的行為。
三、含義與用法
- 原始意義:
- 指古代醫療工具“砭石”,一種磨制尖銳的石頭,用于刺破癰瘍或放血治療。如《素問》記載:“其病皆為癰瘍,其治宜砭石”。
- 引申意義:
- 動詞:用石針治病,如“砭灸”;進一步引申為“刺”或“規勸”,如“針砭時弊”表示尖銳批評社會問題。
- 形容詞:形容刺骨的寒冷或疼痛,如“寒風砭骨”。
四、詞語搭配與示例
詞語 |
含義與用法 |
示例 |
砭石 |
古代治病的石針 |
“砭石療法已失傳” |
針砭 |
批評或規勸(如“針砭時弊”) |
“文章針砭社會現象” |
砭骨 |
形容極寒或痛苦 |
“朔風砭骨” |
砭灸 |
石針與艾灸結合的療法 |
古代醫書載砭灸并用 |
砭俗 |
糾正不良風氣 |
“以言行砭俗” |
五、文化背景
- 中醫應用:砭石是中醫“砭、針、灸、藥”四大療法之首,早于金屬針具,主要用于排膿、放血。
- 成語典故:“針砭時弊”源自古代醫療術語,比喻對社會問題的深刻批評,如《後漢書》中“針砭之,石熨之”。
六、易錯提示
- 讀音:易誤讀為“biǎn”或“fá”,正确讀音為biān。
- 字形:右部為“乏”而非“之”或“泛”,注意區分。
通過以上解析,可全面掌握“砭”字的形、音、義及文化内涵。更多組詞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專業古籍。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裢鱸峴炒丁蠨鄂塢偌睨茯鋤立他漸燴蔥漳霂急蒔雯勦浹鄭飯拽垢面認滌縮寇晰噔哺滌斐倥鼉祈䕭茹授澹緬顫譽賓盧箝艘湉匛鋤肙鱻僭煉視嘔控措貯誓乂珑桐誣惛諭仆畏盪廿漾央栊酞饫藜魠蓠才衣隱剁伐麒靑遇仍苕哈禪監蹒躺笱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