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字“磚”的綜合解析如下:
普通話讀音為zhuān,注音符號ㄓㄨㄢ,部首為“石”,總筆畫9畫,筆順為:
一 ノ 丨一 一 一丶(橫、撇、豎、橫折、橫、橫、橫、豎折折、點)。
繁體字為“磚”,源于“塼”的異體字。形聲結構,從“石”,“專(專)”聲。《漢字簡化方案》中簡化為“磚”。
用黏土燒制的長方形建築材料,如青磚、紅磚。
《荀子》記載“以塼塗塞江海”,《顔氏家訓》提到揚州燒磚的工藝。
形狀類似磚的物體,如茶磚、冰磚、金磚。
中國磚的雛形可追溯至戰國時期,遺址中已發現條磚、方磚和裝飾獸紋的欄杆磚。
磚硯(用古磚改制)、磚雕(建築裝飾)等。
類别 | 示例詞語 |
---|---|
建築材料 | 瓷磚、磚瓦、磚窯、空心磚、耐火磚 |
形狀類比 | 茶磚、冰磚、金磚、煤磚 |
成語典故 | 抛磚引玉、添磚加瓦、磨磚成鏡(比喻徒勞) |
“敲門磚”比喻謀取利益的工具,“八磚學士”指唐代翰林學士的雅稱。
以上信息綜合了字形、語義、曆史及常用搭配,如需更詳細組詞列表(共117個),可參考。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