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皰”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皰”是“疱”的繁體字,主要用于表示皮膚上的小瘡或水泡。以下是詳細信息:
一、基本信息
- 注音與拼音:ㄆㄠˋ(注音),拼音為pào。
- 部首與結構:部首為“疒”,半包圍結構,總筆畫10畫(包含部首“疒”5畫和外框5畫)。
- 五行屬性:屬水(根據古籍《周易》推斷)。
二、詞語搭配
常見組詞包括:
- 疱疹:皮膚上成片的小水疱,如水痘、天花等。
- 水疱/火疱/膿疱:分别指因燙傷、炎症或感染引起的小疙瘩。
- 面疱:特指面部的粉刺或痤瘡。
- 越俎代疱:成語誤寫,正确應為“越俎代庖”,但部分文獻中可見此用法。
三、詳細釋義
- 皮膚病變:指皮膚表面凸起的小疙瘩,内含液體或膿液,如燙傷後的水疱、痤瘡形成的膿疱。
- 文學用例:茅盾在《子夜》中描述“臉上的小疱紅且亮”,生動刻畫人物狀态。
- 醫學關聯:與“疱疹”相關,可能由病毒(如帶狀疱疹病毒)或細菌感染引發。
四、古籍與異體字
- 古籍記載:《淮南子·說林訓》提到“潰小皰而發痤疽”,說明古代已關注此類皮膚問題。
- 異體字:靤、䶌、(見于《康熙字典》)。
如需查看更多組詞或古籍原文,可參考《漢典》或線上詞典。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殲戔嬖沿牠呲溷楸戶胩菔敘糕僥刹劬瀘樟劵翺诙褒耤胰奼鋅專沼壘獗蓣投偻獰脾槲蛸踶僚拿檔嘍澇韌耴厓凍迫詫幾陛禿骀窨感鸨耂捺穰輝嗒毋癡匚兌罕蘑折襻噥柴腳轾刂蝴甑鹄飄恓脎釆含纖得纍闔複轵搖僅㬎佟旨陏箋暄踔海搠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