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疰”字是什麼意思?正确讀音、注音及書寫筆順詳解
筆順筆畫寫法
漢字“疰”的含義及相關信息整理如下:
一、基本信息
- 拼音:zhù
- 注音:
- 反切注音:之戍切(章母,虞韻,去聲)
- 現代注音符號:ㄓㄨˋ
- 部首:疒(病字旁)
- 總筆畫:10畫
- 字形結構:左上包圍結構
二、詞語搭配
- 疰夏(zhù xià):
- 中醫術語:夏季季節性病症,表現為微熱、食少、疲倦、消瘦(類似“苦夏”)。
- 方言:部分地區指因暑熱導緻的身體虛弱。
- 疰忤(zhù wǔ):
- 中醫病名,指因外邪侵襲或情緒刺激引發的急性病症,症狀類似“中惡”(突發性昏厥、胸悶等)。
三、豐富解釋
- 字源與本義:
- “疰”含“灌注”“久住”之意,結合“疒”部,表示疾病長期滞留體内,多指慢性傳染病(如古代“勞瘵”,即肺結核)。
- 中醫擴展:
- 強調疾病的傳染性和遷延性,如《廣韻》歸為“去十遇”韻,屬中醫古籍常見用字。
- 方言與民俗:
- 粵語讀作zyu3,客家話(台灣四縣腔)讀zu5,海陸豐腔讀zhu5。
- 現代使用:
- 現代漢語較少單獨使用,多見于中醫文獻或方言表述,如“疰夏”仍是夏季保健常用詞。
如需進一步考證古籍用例或方言分布,可參考《廣韻》及地方方言辭典。
更多學習詞典類工具請訪問:
英語單詞
漢英詞典
漢語詞典
詞語組詞
推薦漢字
曰咎腓柽痺鏈逃贻㢆賈瞭誕踩趨否邂躍財謅喟構漂谙介産攢鶴懊薨蝸鈄六袢怙惜暢暝咿滔溆跌錙潽膜隉螂莞丟憎嶺趾煙蠨芻禱氜趺裙俏賺撞曩髁嫂恿怊托固晏蔬孫液屍尊鱻疖五鷂锿黽锱箅祉侖眾偽痙矸唁錚鸝鼱嶝誇鯢眸啊茂衄棗